close

資訊安全永遠是相對而非絕對的,除非我們不想活在21世紀,「數位身分證」永遠會是在以個人為主體的資訊化世界裡,最重要的第一步基礎建設。雖然國民身分證的制度,見仁見智,也並非每個國家都有,但從美國這次大選的紛擾,疫情的失控來看,台灣的身分證體制仍有它不可輕忽的優越性。

上世紀末,研考會打算推動的「國民卡」破局,已讓台灣延遲了先進應用的頭20年,難道還要讓「eID」再晚20年嗎?如是,那將是我們這一代留給下一代不可原諒的罪過和負債!

上世紀的90年代,正是電子商務在全球成為顯學,以資訊及網路科技為基礎,來作為處理資訊流、金流、物流的商務應用,一時蔚為風潮。研考會也在1997年中(民國86年7月)成立「IC卡規劃及推行小組」,一年後,決議展開「國民卡專案」。民國87年6月公告以整體委外的方式,徵求資訊業者承作,參與投標評選的有4家經營團隊,並於當年8月10日公告評選結果,由「中華國民卡經營團隊」獲選,但須在三個月內完成議約。

在研考會從規劃及招標評選完成的兩年期間,異議聲音其實並不大。卻沒想到公告獲選團隊「中華」隊後(此中華非中華電信的中華),異議聲有如海嘯般,夾著對「按捺指紋疑懼」(隱私)「承商資料管理」(資安)的反對大旗,排山倒海而來。

民國87年11月9日下午5點議約期限屆滿,由召集人楊朝祥(當時的研考會主委,筆者為工作小組成員,也在場躬逢其盛),親自當場宣布「未完成議約,標案中止」,議約三個月不成的表面原因是「二次補發國民卡,業主要求自費上限150元,而業者堅持以成本250元計價,未達共識,而致議約失敗。」但其實真正破局的原因,是甲、乙雙方均承受不住外界壓力,尤其是乙方名為「中華國民卡團隊」主要投資者其實為力霸集團,當年因為商譽不佳,失去全民信任才導致破局,以致使台灣劃時代的資訊基礎建設創舉,就此夭折。雖時光已跨過一個世紀,想必仍是研考會盡心竭力規劃的主事者,以及所有參與其中的成員,心中永遠的痛。

時隔20年後,「eID」的推動及完成招標進入履約的過程,其波折並不亞於當年的「國民卡」,尤其是反對意見仍不脫「隱私」、「資安」(個資保護及防止盜、濫用)的主訴求,而反對者亦不乏熟面孔。但物換星移,時至今日,仍用此一訴求,卻令我這位資訊老兵相當困惑的有三:

一、「資訊安全」永遠是隨著「資訊應用」而來的,資安門檻無限上綱的結果,是不要資訊應用建設了嗎?如是,那豈不是把台灣推到成為極其落後的第三世界?何況資安是一個複雜而多重的領域,如不能針對性的對症下藥,是於事無補而有害的。就以「eID」言,反對者所舉的資安事件為例,大多是戶役政、健保等系統都有遭駭的紀錄,但遭駭的是系統,不是「卡」,而且卡都還沒發,與「卡」何干?

二、就以身分別的紙卡與IC卡來作比較,何者不易偽造?何者不易冒用、盜用?(可內含生理特徵,如晶片護照的入出境自動辨識等)何者最普遍被廣為信任、使用?(金融卡、信用卡、健保卡、老人卡…等)結論是顯而易見的!難道要棄優選劣嗎?

三、所謂隱私,也就是個資保護的法律,台灣早就不是後段班了。何況依大法官對隱私權的解釋「所謂隱私權就是每個人可以控制自己的個人資料,自己可以決定要不要以什麼樣的方式來揭露。」晶片卡是持有在個人自己手上、具有自主性,即使按辦事規定提供,都可以設計作到最少揭露。而紙卡顯然不行,只要規定附影本(如辦金融、信用卡或手機門號)上面登載的各項資料,等於是全部揭露。那反對者以隱私為理由,豈不是「明察秋毫而不見輿薪」嗎?

新聞來源:https://tw.news.yahoo.com/%E5%8F%8D%E6%95%B8%E4%BD%8D%E8%BA%AB%E5%88%86%E8%AD%89%E7%AD%89%E6%96%BC%E5%B0%87%E5%8F%B0%E7%81%A3%E6%8E%A8%E5%90%91%E7%AC%AC%E4%B8%89%E4%B8%96%E7%95%8C-054103621.html

【其他文章推薦】

網頁設計一頭霧水該從何著手呢? 台北網頁設計公司幫您輕鬆架站!

網頁設計公司推薦不同的風格,搶佔消費者視覺第一線

※想知道購買電動車哪裡補助最多?台中電動車補助資訊懶人包彙整

南投搬家公司費用,距離,噸數怎麼算?達人教你簡易估價知識!

※教你寫出一流的銷售文案?

※超省錢租車方案

arrow
arrow

    天下新聞論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